01
赵武灵王
胡服最早是战国时期由赵国赵武灵王引入中原的。胡服是古代诸夏汉族对西方和北方各民族胡人所穿服装的总称,与当时中原地区广博带式的汉族服装大不相同。后来也被称为汉人服以外的外国人服。
胡服是古代诸夏汉族对西方和北方各民族胡人所穿服装的总称,与当时中原地区广博带式的汉族服装大不相同。后来也被称为汉人服以外的外国人服。胡服一般多穿内衣、长裤、皮鞋。心胸狭窄。古代常见的胡服有圆领袍、曳撒等服装。
胡服进入华夏,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马的改革。首先采用这一服装的赵武灵王,是中国服装史上最早的改革者,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,推动胡服骑马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。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的宽松服装大相径庭,特点是裤子紧窄,腰扎郭洛带,带钩,便于骑马活动。胡服轻便实用,很快从军队传到民间,被广泛采用。
根据《史记赵世家》,赵武灵王知道,在进行这次服制改革之前,改变周公、孔子流传的衣冠礼仪制度一定会受到谴责。于是,先王贵臣肥义和:'今吾将胡服骑射商议教民,世必建议寡妇,可怎么办?'肥义是个深谙大义的人,他支持武灵王说:'王决定背负遗俗之念,几乎不顾天下之议坚持下去。'由此,武灵王的信仰坚定了。“世有我道者,胡服之功不可知。驰骋世笑我,胡地中山吾必有之。“”很快,他又说服了叔叔儿子成,对于坚决反对这种做法的大臣,武灵王生气地斥责了。“先王不俗,有几古之法?帝王不袭击,为什么要遵循礼仪?'他认为,凡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人,都要懂得“法度制听其自然,衣具自用”,不拘古礼,不应该墨守成规。
为了给全军树立榜样,他自己带头穿胡服,要求身边的将军、医生、长子、代吏都穿上,结束了这场争论。赵武灵王采用的“胡服”主要有窄袖短衣和合股长裤:窄袖短衣,便于射箭,合股长裤便于骑马。与这些服装相结合,当时西域流行的冠帽、腰带、鞋履等也一并被采用。
评论